媒体报道 MEDIA ATTENTION
2009-08-07
如果没有花木,或许星河湾还没有如此快进驻上海,
如果不是星河湾,或许浦东花木板块还不会如此闪亮瞩目。
星河湾,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城市价值推动者,对于城市版块发展的重大意义。
“能满足我在上海做一个好产品,所以我才进来。”
第一次来上海,星河湾地产董事长黄文仔看了4块地,别说上海的土地早已是寸土寸金,更何况这4块地在众开发商眼里是难得的好地,但是他却一块都没有看上。很多人对此大惑不解,黄文仔却说:“我来上海,不纯粹是为了赚钱。如果我没有把握做一个很好的东西出来,我是不会要的,也不会进来上海,没面子进来!”
2009年5月,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方案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合并后的新浦东总面积达1210.41平方公里。“大浦东”,以世纪大道、陆家嘴金融区、竹园商贸区、花木生态文化区的“一道三区”的发展格局,再次承载起国家新的战略使命,成为上海承载国家战略目标建设的核心区,并有望成为上海未来10-20年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最重要的增长极。
而当初引得星河湾进入上海的,便是浦东花木生态文化区,这块上海新世纪的国际都会中心,其以140万平方米的世纪公园为核心,地处浦东新区重点发展轴线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辐射范围内,优势的区域位置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做每一个楼盘我们都很认真地去分析它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做得好。”
2006年星河湾所在花木新民北块土地的公开招标曾一度使其成为全国关注焦点,有开发商报出近60亿的价格使之险些成为当年的年度地王。但最终,星河湾以技术标第一的成绩在8家竞标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地块的拥有者。能进入上海,星河湾靠的是品牌和实力,而选择花木,则是因为唯有这片土地方能衬托得起星河湾。
星河湾每到一处,都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一张名片。北京星河湾就成为“奥运北京”力推的几张新城市名片中,除了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央视新址等之外的唯一的一张房地产名片。同样,浦东星河湾也从进入上海的第一天开始,树立起上海新的“城市名片”。而伴随着星河湾的建成,花木整体生活配套和生活品质将再次得到提升,其复合型的区域规划也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
从区位上看,花木板块东邻陆家嘴金融贸易集聚区,西接张江高科,南临三林世博会址,北靠金桥出口加工区,与徐家汇、五角场同为上海城市副中心,发展潜力必然指日可待。从配套上看,花木板块内拥有包括浦东新区政府、浦东干部学院、浦东图书馆新馆(在建中)、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联洋广场、大拇指广场、逸飞创意街等在内的100万平方米的花木行政文化场所。
星河湾周边均为连通市区重要的公路干道,直接内、中、外环,可便捷通达陆家嘴、世纪公园、浦东机场、虹桥机场等地。2号线、7号线(即将开通)以及磁悬浮的建成,为出行带去更多便捷。而纵观片区规划,距离陆家嘴金融中心最近的一块成规模的高档居住区,或将唯有星河湾。
“我们应该要对历史,对改革开放,对城市负责任,这个用心,不是人人能够做到得。”
2001年,当星河湾在华南板块建造时,每一块土地都被充分的精心利用,连项目周边也不例外,当时星河湾所在地块是一千多亩的荒滩,星河湾在合理规划后,全部将其改造为市政公园,完成了本该由政府完成的环境配套工作.这些都保障了星河湾乃至区域内物业稳步增值的元素。
星河湾将这样精耕细作的传统自广州一路延续下来,北京如此,上海也一样。浦东星河湾门前的锦绣路本已是浦东的景观大道,但为了符合星河湾的高标准,星河湾特地将其总部的绿化专职人员派至上海。于是,锦绣路边的绿化被翻整一新,装上星河湾的路灯,路面重新铺设,烙印上星河湾的印记,今日的锦绣路,经过星河湾的改造,愈加精神和整洁起来。“这个开发商不简单,连门前的路都给整修一番,真漂亮。”一位出租车司机这样告诉笔者。
在社区内湖岸种植水杉,或许是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但在社区外的自然河道内全冠移植水杉的,放眼全国,或许目前也只有星河湾会这么做。秉承“开发到哪里美化到哪里”的原则,星河湾从广州到北京,再到上海,真正做到了珍惜每一寸土地,使得每一寸的土地价值最大化,并最终带动了区域价值的提升。
“一个城市的软实力要靠建筑和城市配套”。星河湾在广州、北京的成功,奠定了其在高端楼盘市场内的领导地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所推崇的“品质地产”理念、对于建筑精致细节的追求以及对高端平台的构建,对于一座城市的推进作用也日益凸现出来。
《新闻晨报》